close

其實很多時候,與姻親的問題都是伴侶的問題,是因為其中一方在結婚的時候,想著的就不單單只是兩人之間的婚姻關係,而是他要找一個人進來,替他承擔、解決,他和原生家庭之間的問題。

比方說他受不了父母的管控和約束,可能連父母對子女常有的嘮叨關懷都覺得煩,所以他想讓爸媽把提問都轉向媳婦。

做父母的還不了解自己兒子嗎?可能潛意識裡就察覺到兒子的願望了。心裡也期待媳婦這個新加入的成員可以代為向兒子傳話,父母嘮叨和提問的對象就轉向媳婦了。

也有些人是工作忙碌但是下班也不是很想陪爸媽說話,很想做自己的事、有自己的時間,他就說妳就多幫我陪陪媽媽、只是陪他們看一下電視而已、不要關在自己房間裡、我爸媽很好相處的。

所以下班後可能兩個人都在客廳,但是可以察覺到有一個人在緊張、不能放鬆、爸媽的注意力轉移到媳婦有沒有幫忙洗碗、對婆婆的手藝有沒有讚不絕口、好奇媳婦的工作如何然後他就可以放鬆心情,因為知道現在沒人注意他了。

***

像這樣,也未必是關係多不好或多緊張,就單純是親子之間在獨立和分離的功課上,一方想要掙脫而一方不想放手,但是媳婦這個新成員的加入,就是一個把壓力轉移出去的機會了。

父母直接叨念兒子,心裡也怕兒子嫌煩,但又渴望有人互動、渴望被回應、兒子已經管不動了,就剛好可以轉向媳婦,而兒子就可以藉此逃脫,實現自己想要的分離

所有親子之間的問題都可以呈現為婆媳問題,他跟自己父母可以不用衝突,所以表面上從此沒有衝突,然後說我老婆跟我媽媽處不來,也可以不必為了讓父母寂寞而內疚,因為是他們處不來,其實我怎樣都可以

實際上夫妻並不是連體嬰,沒有自己回家就一定要帶上老婆的道理,如果自己都有充分陪伴父母,父母也不會堅持一定要媳婦來滿足這種心理需求,只是如果只有自己回家,媽媽對著自己嘮叨時就會覺得煩,所以一定要一起回去,看到自己媽媽念老婆,沒有自己的事了,回家還可以對老婆說妳就聽聽就好不要那麼在意嘛~,說的好像老婆很小氣。

***

親子之間的分離一直都是個困難的課題,特別是一方正在年老,如果又沒有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目標的話,會特別希望不要和成年的子女有什麼距離或界線,但成年的一方的狀態正好相反,他會很渴望自己的空間和自由,這時,傳統觀念中,有個叫做媳婦的角色,就可以很方便的援用,讓自己和父母之間因為分離而產生的緊張衝突,全部都可以轉移焦點,從此呈現為婆媳問題

親子之間的問題多半經年累月,不管是太緊密或太疏離都沉痾已久,媳婦的加入就會被雙方都認為是個改變的契機,但這種想法,對於這個新加入的成員來說,是個沉重而且沒完沒了的壓力。

沒有人結婚時是抱著,我想成為某人的媳婦/女婿的念頭才去結婚的。都是希望自己從此是某人的伴侶,所以重點是婚姻而不是對方的家族。

結婚後一旦發現自己要代為承擔對方與原生家庭之間的問題,突然變成傳話筒或者要負責緩和氣氛、打圓場,好像他們親子之間是兩個國家對談時還需要翻譯一樣,一定會覺得這不是我要的而感到負擔沉重。

這時如果對方又用愛、責任這種詞彙來美化、包裝自己轉移焦點的真相,這一方就會因為愛對方,不忍心看到對方為難,或者是這好像是我的責任,因為大家都說是我的責任(這個大家就是自己的伴侶和伴侶的父母,他們是有志一同地想要為長年無法改變的互動模式找個新的解套),而困惑又無奈地背負起這個責任,但她其實是無法對其負責的。

我的意思是說,其實就算所有人對她寄予厚望,不管表面上說的在輕描淡寫,其實內心深處是希望她能代為做些什麼,然後她也善良又貼心、不去計較公平不公平的承擔起來,也不會帶來任何真實的改善,因為真正的問題是親子之間,身為一個外人,她實際上是沒辦法做些什麼的。

***

獨立的課題沒有處理好,媳婦永遠是代罪羊,她會很忙很累,總是在幫丈夫孝順聽話,或總是在代替丈夫揣摩父母的心意,希望父母能夠高興,但實際上真正的問題是親子之間沒有做好獨立/放手的功課,她只是公親變事主,在裡面忙得團團轉、兩面不討好。

實際上真正的問題還是晾在那邊,親子之間太疏離的,不會因此變親密,太緊密緊密到產生緊張和抱怨的,也不會因此學到彼此尊重還有課題分離。

接近過年看到許多網友的文章,就又有這種感觸。

女人啊,即使對丈夫拿自己當擋箭牌的做法心知肚明,還是有可能無法徹底放下而保持中立,真的是在婚姻裡孤獨(現在是要打書嗎?)

 

***

我現在寫的新書就想討論「女人的自由」,延續上一本書《在婚姻裡孤獨》的部分主題。過年時看感覺挺應景的但來不及出,只是關於親子/婆媳/兩代問題的糾纏,還是可以看看《在婚姻裡孤獨》,感興趣的就請分享一下吧:P

好久沒放的購書連結

《在婚姻裡孤獨》購書連結

金石堂https://goo.gl/HjCdLF

博客來:https://goo.gl/TydCkL

誠品:https://goo.gl/RGBPxt

 

arrow
arrow

    羽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