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覺得,我一直都沒有很成功的讓孩子融入我的生活,雖然也不算是非常的失敗,畢竟翔還算可以一個人玩、一個人看書,有時(看他心情),也會給我時間吃早餐。

但是距離人家說的「是孩子進入父母的生活,是孩子配合父母,而不是父母徹底改變來配合孩子」,我覺得還有很大一段距離,畢竟就算「讓孩子自然而然地融入父母的生活」這種說法聽起來再有魅力,我那時常窩在家裡就是看書聽音樂,不怎麼說話也不特別熱中社交的生活,還有就算不多也不算太少的開電視時間,其實也一點都不適合幼兒吧。

如果讓孩子融入我的世界,好像會變成幼兒發展學家說的「給予的刺激太少」,讓孩子後天環境造成的發展遲緩吧。

所以有了孩子之後,我沒事就講話,把時間都拿來跟他又親又抱(其實我做全職媽媽,好像就只有這點做的最多),聽音樂一定還要唱歌跳舞,電視也關了,更不要說餵母奶那段時間就是隨傳隨到的糧倉,總之,還是自己為孩子改變,過著以孩子為中心的生活居多。

翔三歲了這種情況有所改變,但距離回歸自我的生活還是十萬八千里遠,像是帶翔去逛街,就覺得以前幻想著有孩子照樣做這個做那個,逛街逛書店買衣服應該不受限吧,這種想法就是沒有自己帶過孩子出門,只是在一旁看別得媽媽推車帶孩子的小姐時期才有的樂觀看法。

翔在賣場只覺得看到一件一件衣服好像是衣架構成的巨型迷宮,牽著我的手在其中穿梭不停,我根本只能看見每件衣服被掛在衣架上的側面,別說好好地翻開來欣賞了。

像法國媽媽那樣優雅喝咖啡,小孩在一旁不吵不鬧的畫面也是,我到現在還搞不清楚我早上吃早餐喝咖啡時,翔通常都對早餐沒興趣而只想要我陪,我喝咖啡喝的跟灌水一樣快,如果法國媽媽遇到我這種情況,能把孩子繼續放在一旁,繼續優雅地喝完咖啡嗎?當然也會有人說,是我沒有從小讓他習慣媽媽有咖啡時間請勿打擾的這件事情,我自己也會想或許是這樣沒錯,不過從小就親餵母奶的孩子,習慣了肚子餓時媽媽就會趕快跑來餵,我實在不知道從小時候必須盡可能滿足他的安全感和需求,到他長大了需要學會尊重並配合其他人的需求,這兩個極端狀態之間,有甚麼秘訣可以像從黑夜到白天那樣一轉眼就過。

翔現在三歲,在我看來還是在那個文明初步發展的階段,他有時候可以理解我有好好吃早餐的需求,點個頭就會願意自己在一旁玩,讓我用不優雅但至少正常的速度吃完早餐,但可能更多時候他沒有辦法耐住性子,沒多久就會過來,撒嬌或歡鬧,總之軟硬皆施的想要我先去陪他。

因為優雅總是有人能做到的事情,我猜想這一切還是個性決定,包括孩子的個性也包括媽媽的個性,孩子早熟一點或許早一點主動放開媽媽的手,媽媽堅定一點也或許可以提早養成孩子獨立,總之,每次想到那個非黑即白的是非題—媽媽與孩子,誰配合誰?又想到我是個無法成功讓孩子融入我的生活,基本上也不知道該怎麼做的媽媽,就覺得所有關於育兒的這類二分法都有種未言明的缺陷,就是孩子的發展不像海天一線,一跨過去就另一個階段,而是在那從依賴到獨立、從緊密到分立之間,其實有一個不算太短的過渡期,而最辛苦也最尷尬的其實就是那個過渡期,不是我們自己不想讓孩子成熟、不想好好逛個街喝咖啡身邊還有個小紳士陪,更不是我們自甘狼狽所以放棄了優雅當媽媽的機會,而是培訓尚未成功媽媽還在努力,就算是法國媽媽有辦法優雅的喝咖啡,孩子像個小柯林佛斯那樣迷人萬千(喔他是英國人),我想那也不會是一蹴可幾的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羽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