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機器人》
在孩子很歡,怎麼講都不聽,只是哭鬧著想要達成目的的時候,腦袋裡就會閃過一大堆教養書籍的內容。
像是不能用威脅利誘的方式讓孩子妥協、不能體罰不能走開不理、不能冒出情緒化否定性的字眼,總之最理想的應對方式就是始終充滿耐性而且平靜的說道理,而最理想的一種想像,就是只要持續不斷諄諄善誘,孩子也能聽著聽著就聽懂了恢復平靜。
但實踐起來嘛…孩子其實可以在大人冷靜平和的說理過程中,繼續大哭大鬧地吵十五分鐘也不會累,所謂的道理比方說:「你拿這個會受傷!喝這個會肚子痛!」孩子也可以繼續大哭鬧著說:「不會!不會!不會肚子痛!」像這樣「會!」「不會!」,總之也是各執一詞的吵十五分鐘他一點也不累,爸媽卻是快崩潰,理智都快斷線了。
這時再想起教養書籍的內容,那些爸媽不可以做的事跟不可以說的話,就會覺得好像按照這些書籍的說法,最好的情況,是讓機器人來帶小孩才對。因為那些不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都是人性的自然表現,當然超過一個界線是不行的,孩子也確實很容易受到傷害,但要做到完全不會出現那些狀況,而且絕對不用討價還價、威脅利誘的方式達成目標,我猜測,只有教養機器人能夠每次都做得很標準,孩子也只有在知道自己面對的是機器人的時候,會非常理性地知道再吵也沒用,聽幾次道理就放棄了。
教養是一個名詞,內在還是人跟人的相處,只要是人而且是正常人,都會有脾氣和自己處理壓力的方式,哪有理論上說的那麼標準化那麼美好的呢?
我昨天因為一件必須要堅持的事情被孩子吵鬧到快要抓狂,偏偏又因為讀了很多教養書籍,好像怎麼做都是不對的,努力讓自己表情正常,心裡其實一直想著「我找機器人來帶你好嗎?會比較好嗎?機器人就可以做到無論你怎麼糾纏,都平靜溫和的像一尊雕像了。」但就算真的有這種發明好了,就像我們也不會跟飲料販賣機吵架一樣,孩子由完美無缺的教養機器人來帶,可能他各種鬧情緒的手段也都會自動收斂,但遇到人時應該還是一樣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