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那麼,對孩子有不同待遇的父母又是如何想呢?真的是偏心嗎?很難說,但就算不是出於偏心,後果也跟偏心是一樣的。

對父母來說,照顧看似比較需要照顧的孩子,放手讓看似比較成熟的孩子去照顧自己,是很自然而然的,所以不會認為自己是偏心或差別待遇(我們必須要強調”看似”一詞,是因為父母認為的需要照顧,跟實際上的需要照顧是兩回事,所以常見父母將資源全部挹注給經濟能力好的子女,反而對經濟相對困窘的不聞不問)。

這種外人看來矛盾的地方,其實是再一次地証明了家庭是一種社會組織,具有組織的特性,就算家庭結合的基礎是愛或血緣,組織的特性就是在上位者如何分配資源,通常是問題導向的。意即,他們看的是如何最快且最省力地解決問題,而不是培養組織當中,個人或各別部門的能力。

因為問題只要解決,這個組織就不至瓦解,但個人或某部門的能力越來越好,反而可能成為組織現況的威脅。

這種傾向,往往導致組織產生某種特定的風格,就是資源習慣性地往某些部門挹注,在上位者並不會停下來檢討某個人或部門積弱不振的原因,只會在每次發生問題時,採取同樣的解決方式。

公司如此,家庭也是一樣的。當支援某個子女已經成為習慣,即使情況改變,這個子女未必沒有能力解決問題,父母還是因為習慣了把他們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功課,很理所當然的跳出來解決。

如果我們假設,父母總是平等地愛著每個孩子,而且希望孩子也是這樣想的,那麼父母想法和行動有這樣的落差,與其說是父母偏愛某個孩子的心情,不如說就是習慣的力量了。

小時候令父母操心特別多的孩子,長大後仍然是父母的心頭肉,相反的,獨立成熟的孩子卻是父母提早放手的對象,同時間,他會感到父母對自己的愛似乎也淡了。

在過去,這種差別待遇是從手足間的排行來顯現的。年紀較長的孩子會被要求負起照顧弟妹或幫忙賺錢的責任,所以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經認真的研究排行對一個人的心理造成什麼樣的影響,而今因為兒童被視為被保護者而非勞動力,每個家庭的子女人數下降導致手足的年齡差也縮小了,所以父母的期望和要求子女獨立的程度,如何造就子女間的差異,就不再只從排行來顯現,而是從哪個子女被父母認為比較有能力、或者,比較叫得動來決定了。

一旦被認為能力較差需要父母協助,就等於是家裡永遠的么兒,在父母眼裡他永遠都是會向父母撒嬌的,即使他已經長大成人,在社會上有工作有地位也一樣。通常這樣的人因為習慣受父母照顧,也很少會主動協助父母,久之,付出vs.接受的模式就建立了。

這種差別待遇就算不是出於偏心,效果跟偏心也是一樣的。子女中受到冷遇的總是會覺得自己不被愛,需要做更多的努力來獲得父母的關注(然而她們總是要失望),而受寵的則將這一切視為理所當然,加上人的欲望無窮,也就從來不覺得特別滿足。

就結果看來,父母的理想目標—培養每個子女都獨立成人—並沒有達成,但這樣的沮喪並不會促使他們改變對待子女的方式,因為在這個看似不正確的差別待遇中,某一種心理需求其實是受到滿足的。那就是父母身為組織中的在上位者,需要時刻確認自己在組織中握有權威。

能力好的子女,在成年獨立後,可能引發父母對自己控制力的質疑,造成改朝換代的壓力,這讓他們更傾向於透過協助其他子女來滿足自己被需要的需要,同時也證明自己的能力。

這和組織中,能者總是多勞,卻未必有較佳待遇的情況是同樣的道理,因為他們通常比較有主見,不聽話,加上不受到組織的資源挹注所以也比較不受牽制。

我們時常強調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如何的無私,因此很容易忽略、甚至否認父母在親子關係中也有自己的心理需求。協助子女,有時可以讓這種需求獲得滿足,在孩子彷彿永遠長不大,幼稚,不負責任而惹他們生氣時,自己也就彷彿永遠不會老了。

子女在遇到問題時不自己解決,而是始終回頭向父母求助,也意味著父母始終可以透過提供資源來予以控制。這不一定是父母有意識的選擇,卻可以解釋為什麼,那些被認為太寵孩子的父母總是會一再重複同樣的模式。

生氣à但依然予以協助à表示下次絕對不會了à同樣情況再次出現à生氣à但仍然予以協助….如此無限循環。特別照顧某個孩子的父母,通常就是會這樣重複到老的。

如果我們說,長不大的子女是父母不讓他們長大的結果,成年的孤獨感,就來自意識到自己不會無條件的被父母接納。

只有一種情況會讓父母停止這種差別待遇,就是父母自己的資源,包括人力、財力、時間是真正的匱乏並且威脅到生存,他們才會像突然醒悟一樣推開分享資源的兒女,要求他們獨立成人。

在經濟條件普遍不佳時,這是每個人必經的成長過程,然而四五零年代出生的父母,因為成長於台灣經濟起飛的時代,即使一輩子幫助子女也不至於山窮水盡,於是永遠長不大的成人就多了起來。

這些受偏愛的孩子如今也已經是一家之主了,卻習慣了有錢自己花,缺錢靠父母,他們靠自己克服困難,並且從困難中建立自信的成長的需求,就這樣失落在父母永恆的照顧裡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親子教育 親子關係
    全站熱搜

    羽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